台北城市導覽台北街步粉絲團於二二八週年前夕舉辦二二八古蹟導覽活動,台北城市導覽是全台灣唯一為民眾做城市導覽的民間單位,並且能提供中、英、日三種語言為中外遊客解說。二二八古蹟導覽活動特別邀請到二二八協會理事長黃秀婉老師,帶領參與導覽的民眾尋訪在二二八事件爆發時的事件原址天馬茶行出發至終點二二八和平紀念館,為後人傳達以正確的態度認識二二八事件,道來散失淪沒而為世人所不甚知的軼事。
從古至今,解決地區國家的種族、族群問題遠比一個地區國家的政經問題要來得困難許多,二二八在複雜的時代背景、事件共構之下爆發,發生至今68年仍牽動台灣人的敏感神經,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每年的二二八是國定假日,在年輕人心中可能僅是一個放假日,又或者肚子能溫飽、買的起房子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但他們可能不知道造成二二八事件的起因之一也跟當年的經濟民生問題有關。當政者能有心實行穩定的民主及追求人權的普世價值之下,民生問題才得以被挖掘、討論,往人民所期待的政策去制定進而實行。
壹玖肆柒 二二八行程路線:天馬茶行舊址 (出發)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 北門 → 撫台街洋樓 → 台灣省煙酒公賣局舊址 → 中山堂 →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 二二八和平紀念館
起點由南京西路的天馬茶行出發至終點的二二八和平紀念館,全長約1.5公里,導覽員黃秀婉老師現任二二八協會的理事長,同為受難者家屬,多年來致力投入研究二二八、史料整理,盼求還原歷史的真相。 這個導覽不僅提供中、英、日三種語言為中外遊客解說,也提供導耳機,不需緊跟著導覽老師才能聽清楚內容,佩戴導覽耳機在五十公尺範圍內都能清楚聽見老師解說。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自日本手中接管台灣,受到台灣民眾熱烈歡迎,但卻出現米荒及物價飛漲、貪污、政府高官多任用外省人等問題,引起台籍知識菁英的失望及民怨升高的情緒。 天馬茶行舊址是二二八事件爆發點,現址是南京西路189號的南京雙子星大樓,天馬茶行是日治時期末年的知名咖啡廳,常聚集騷人墨客在此討論政局。1947年2月27日,打傷販售私菸的寡婦林江邁和擊斃一名路人陳文溪,因引爆民眾憤怒,再加上對國民政府施政不滿等因素,因此爆發二二八事件。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現址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1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是國定古蹟,為台灣在日治時期負責官營鐵路興建與營運的單位,現今台灣鐵路管理局的前身。
北門
現址於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清光緒十年1884年落成至今,台北五大城門僅其保持建城原貌,為閩南式碉堡建築。
撫台街洋樓
撫台街洋樓現址在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歷經二二八事件前的人民導報報社、警備總部的諮詢案情室、警備總部軍法室人員的宿舍、國防部退休軍眷的寓所、中醫診所,在民國86年正式定為市定古蹟,現開放民眾參觀。人民導報報社時期持續經營至1946年3月8日,被警備總部以多項罪名查封。
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
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現址於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25、27號的彰化銀行,原名是”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負責大台北地區的鴉片、樟腦、酒類等專賣。事件於天馬茶行爆發後,民眾要求懲兇打傷民眾的查緝員,聚眾於查緝員任職的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分局抗議。
中山堂
中山堂現址於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為日本知名建築師井手薰設計,於日治時期的1936年12月26日落成,當年稱為台北公會堂,國民政府來台後改成台灣中山堂,公告為國家二級古蹟,是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開會地點。
中山堂外的清台灣巡撫衙門舊址碑
公會堂廣場外的的孫中山像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大家都知道它的前名是台北新公園,在台北新公園時期因孽子電影,更加炒熱其知名度,成為特定族群喜愛的去處。
二二八和平紀念碑
日治初期遷入公園內的急公好義坊是三門四柱格式的清朝牌坊,第三級國家古蹟。為表揚台北艋舺(萬華區)貢生洪騰雲捐地替淡水縣科舉考試的童生興建考棚的義行。
二二八紀念館
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臺北放送局」,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臺灣廣播公司,二二八事件爆發後,臺灣廣播公司扮演政令宣導與向民眾代表報告事件處理近況的角色。1996 年台北市府選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的館址,也貼合這棟建築在二二八時期的歷史意義。
二二八事件主要靈魂人物王添灯,時任臺灣省議會參議員,亦是被查封的人民導報社長。王添灯在議會向來正直敢言,勇於揭弊,二二八事件時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宣傳組長,負責草擬《三十二條處理大綱》。不幸於家中睡夢中遭國民黨政府逮捕後失蹤,其妻子早逝,6名未成年子女成孤兒。
關於二二八的史料收集可參閱二二八紀念館官網
王添灯的生平記錄:請點此
省思-知識份子的風骨
Daphne還記得在讀國小時,當年的教科書及老師的教學對台灣光復節總是多有頌揚,學校還會掛布條慶祝,但對光復後不久爆發的二二八事件多輕描淡寫,彷彿成為不可探究的敏感歷史斷層。只記得老師說:一些人只是在聊聊天說說話,沒多久就被抓去,不見了!對比現在愛國同心會嚷嚷了很久才被警方逮補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二二八事件造成台灣人性格很大的變化。在發生二二八之前,許多台籍優秀的知識菁英,可能是醫師、畫家、教師…參與社會運動的熱心人士,擁有社會地位與強勢的經濟能力,卻願意為弱勢基層發聲,但二二八之後,其受難家屬、後代、及經歷過事件的民眾深受影響,變得襟聲不語。到現在許多網民與家長的觀念都是,你是醫生、律師、學生,你就好好的去賺錢讀書、盡自己的本份,其他事都別管。但如果每個人都如此想法,就不會發生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太陽花學運。事件有不同的起因、過程、目地、結果,共同的都是為當下的時代人民、未來的後代爭取一種追求未來的權利。
在事件已逝去的台灣菁英不是受難者,應稱做烈士。受難者是蒙受不明不白之冤死去,烈士是基於一種理想、信仰犧牲。僅管其中有非主動揭竿起義而冤死之士,卻仍是血淚教訓。每年重提二二八、舉辦紀念活動,並不是不放下仇恨、消費歷史事件、操弄族群情結,而是要後代記得烈士們為這片土地付出的精神,因為沒有他們的付出,網民連成為酸酸的機會都沒有呀!
黃秀婉老師平靜淡然地為我們道出許多世人所不甚知的軼事,自大事件到枝節,但之所以未完整記錄是想保留一些空間讓民眾親自去聽更多故事,親自體認。
台北城市導覽台北街步粉絲團 Taipei Walking Tour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walkingtour.tw
相關參考資料: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