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生活 好好吃

竹北 十一街麵食館 大時代後的小幸福

IMG_0541

眷村美食是歷史下的產物,早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老兵榮民在思鄉之下只能寄情於家鄉料理,與一同來台的同鄉,互相取暖、回憶家鄉、每到開飯時間,眷村各住戶的拿手菜飄香,眷村內匯聚各省名菜,若把這些名菜編列成冊,將會是一本精彩又豐富的飲食文化史。十一街在餐飲業競爭激烈又流動性高的竹北是不敗長青樹,以大中華麵包店概念在客家鄉深耕成長,麵食同一般店家可以快煮上桌,但不同的是前製的工法及食材配料的琢磨講究,造就獨到感,順暢的後勤補給出菜,品質與效率兼顧,在客家鄉打穩根基。

竹北 十一街麵食館的位置在中山高91公里處下竹北交流道往竹北方向,沿著光明六路行駛至縣政九路,右轉開往新竹縣文化局方向再開往光明一路抵達。對面是竹北圖書館,附近有公有停車場。隔壁是熱門的新橋肉與鯊魚咬吐司等夯店,被如此夯店包夾仍然有爆滿人潮。

IMG_0115

十一街麵食館在民國76年開始營業時只是個小路邊攤,進而擴店於竹北縣政十一街,又與”食衣”同音。之後陸續開設於光明三路、本文介紹的光明一路店是十一街開的第三家分店,在店門口左側可以直接看到工作人員的作業狀況,衛生防護做得滴水不漏。因每日要供應的食材量大,現在在光明三路的分店已有自家的中央廚房,含餐廳總坪數達三百多坪。

IMG_0382

十一街麵食館是以眷村菜為基礎,擴大到整個大中華麵食的概念。我很驚訝的是十一街老闆娘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但因常吃眷村菜,與眷村孩子互動,耳濡目染了南北眷村菜的道地做法,也很幸運的得到多位眷村長輩分享各省家鄉菜的秘方,讓記憶中的原味重現並一解眷村居民的鄉愁。

十一街的現做小菜大量而多種,是簡單而快速的家常菜,用保鮮膜包著,給客人自取,只要客人一取走一盤,服務人員會馬上補齊,流動量大,營業時間全時段都能吃到新鮮可口的小菜。

IMG_0218

大量多種的菜色如何管理?老闆娘會常視察並親自試吃確認品質有沒有穩定?有沒有走味?包含其他的主食類也是如此。

IMG_0204

加熱滷味區

IMG_0200

十一街麵食館的服務人員不集中在同一年齡層,但同樣的是反應都很靈光,會及時回應客人的需求。這位服務人員使用的『POS點菜系統』早在民國88年成立第一間店面就開始使用,在當年是業界第一,收單及出菜都很快。十一街的交通位置方便,常有附近公司的員工與竹科上班族中午會到這裡吃飯,上班族用餐時間寶貴,出餐時間不能等太久,所以也非常受上班族歡迎。

IMG_0084

多年前就有造訪過十一街,簡潔、明亮、復古地磚的中國風環境氛圍一直都沒有變。

IMG_0077

持續有數不清的媒體採訪、國內外政要名流造訪,但都沒有把這些記錄揭示出來,除了是想維持低調,也是希望來客者是發自內心喜愛而前來,並非受到錦上添花的報導、記錄牽引。

IMG_0087

IMG_0078

傳統風格式的包廂,不是擺些桌椅就打發過去,櫃子、擺放的容器、茶具。

IMG_0475

二樓的環境,光明一路的客席數樓上與樓下共有250席。

IMG_0482

IMG_0484

IMG_0489

二樓室外,正好面向竹北圖書館的公園。

IMG_0104

菜單有分手寫的點菜單與彩色菜單,中國的飲食文化南稻北麥,雖以眷村菜與大中華麵食為基礎,也針對客家族群推出客式米食,甚至有石鍋拌飯。想嚐多樣菜色建議三至四人同行,因麵食類有的份量不少,一碗麵吃下肚飽足感夠,很難再吃下其他菜色。初訪的人可參考紅字標示的熱賣菜色。

IMG_0220

IMG_0229

塔香海鮮湯餃
很豐富的湯餃,水餃好吃,湯內還有蝦子、花枝、魚板、蛤蜊,湯底鮮美,以九層塔增香。

IMG_0353

拍照拍了數分鐘之久才開始動口,餃皮被泡了一陣子都不會爛。十一街的水餃有全國性的知名度,葫瓜水餃常見其他部落格介紹。餃皮多達11道工序,全手工桿製麵皮,不是先從機器桿製再用手包。內餡有新鮮豬肉、高麗菜、青蔥。餡料的處理除鮮、甜、脆外找不到更好的形容,組織、刀工、切面小心拿捏,吃不到綿糊的餡料,也偏原味。

IMG_0372

素水餃

IMG_0013

曾經聽新聞有報導,長期吃素的人反而攝取更高的油量,問題就出在使用的油與食材,很多素食製作的仿肉與其他食品,充斥重油味,或是麵筋的味道。十一街的素食水餃的餡料看不到這些,直接以原材料包入,看不到加工仿製品,包有木耳、蘿蔔絲、冬粉、蛋…包入,調製精準的比例,有蔬菜的爽脆感、蛋香還有冬粉的絲滑細緻,清爽有飽足感。

IMG_0019

以下幾道麵食類有各種寬度與厚度,根據醬汁的不同做搭配。

三口雞汁意麵
可能會跟各位想像中一碗六十麵的份量不同,給人吃巧不吃飽的麵。但這碗麵的做法有稍繁瑣,湯底是純雞湯與金華火腿熬煮出甘濃的湯質,也就不能浪費了湯的好味,搭配易吸湯汁的細麵,並使用土雞肉。

IMG_0269

麻醬手桿麵
熟的蘿蔔絲、銀芽、小黃瓜絲灑在麵上,因是熟的不生硬,但仍有脆感,與醬融合的速度快,一致入味,簡單一碗濃稠富含百味有蒜香,手桿麵彎曲有手感,但是厚度一致,麻醬與麵拌勻後像沖泡茶葉一樣均勻化開,麻醬需要很多調味品調製醬料,這碗狂吃都不會想一直喝水解渴的感覺。

IMG_0548

IMG_0005

紅油炒手拌麵
紅油炒手通常會辣,但是店家有多了中藥與香料調味,把辣度粉飾,變得甘甜,別被外表唬了,不會辣,我吃得很大口。

IMG_0518

IMG_0541

包得密實,放久麵皮口感一樣好的炒手。

IMG_0529

家常熗鍋麵
這碗麵的做法適合喜歡重口味湯麵的人,爆炒的蔬菜被高湯快速沖入,香味盡出,湯頭變得香濃具熗烟味,麵條寬度有三公分,配合熗烟味的湯頭,越嚼越是帶出爆炒出的油香,整碗有北方的豪邁感。

IMG_0032

IMG_0037

牛肉捲餅

IMG_0249

捲餅一捲一捲緊貼著,麵皮很薄,但外層煎得酥脆,內部Q的分界點可以分出。黃瓜與青蔥滷牛腱提出清爽潤口,在製作時即刷上甜麵醬, 不需再額外沾醬。

IMG_0375

滷三菇
各式菇類與高山高麗菜川燙後淋上特調醬汁,鹹度比滷味攤低。

IMG_0288

白菜滷
很會出水的白菜,出的菜汁被炒香的配料浸香浸甜,美味多汁。

IMG_0330

小菜:涼拌花枝
新鮮花枝沾五味醬

IMG_0350

南瓜海鮮濃湯(大)
不同有的簡餐店使用大量勾芡與奶油增加滑稠度,卻失了原味,而且冷掉就不好喝。這碗用熟度與甜度都高的南瓜果肉熬成湯汁,純度高,稍冷卻再喝也不會膩,還加了很多切塊的新鮮海鮮,有花枝及蝦等。跟宴會菜”翡翠海鮮羹”的用料差不多。

IMG_0302

乾炒牛河
經典廣東菜,有此一說是廣東廚師炒菜技術優劣與否從這道菜便可得知。十一街的河粉用得算是薄,我個人也喜歡薄的,薄薄的不會炒得又斷又碎算是技術很不錯,牛肉、豆芽菜、河粉的香熟度達到同步並講究炒勻的次序,牛肉切成均一大小塊的程度,厚度也正好易於收汁且感覺有使用醃料調過,河粉彈軟不糊,牛肉鮮鹹。

IMG_0335

在80年代後,眷村開始面臨存廢的命運,多位藝文界人士因此身懷著使命把眷村的故事與文化改編成電視、電影、文學創作、舞台劇記錄保存。但未曾參與過歷史的人僅能以影像及文字看到眷村的族群生活與人文現象。幸好台灣對各式文化的包容性極高,在新竹縣這個客家大縣,以眷村飲食經驗情感分享的竹北  十一街麵食館營業了十餘年,受到各行各業、不同年輕層的客群喜愛。無經歷過動盪大時代的人,也能跟隨嚐得那年代後的小幸福。

十一街麵食館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一路275號。
電話:03-5539368。5539369/03-5588168
營業時間11:00-21:00(全年只休除夕~初二)
十一街麵食館

你也許會喜歡

無留言

發表留言